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武汉解封一周年:城市苏醒 经济复活

编辑/2021-04-09/ 分类:混沌舆论/阅读:
黄剑波/摄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又是一年4月8日,在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这座英雄的城市进一步焕发生机。拥堵的车流、穿梭的人群,无不从细微间展示出,武汉已经“苏醒”。在经济上,武汉也“满血复活”。去年,武汉经济总量重回全 ...

黄剑波/摄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又是一年4月8日,在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这座英雄的城市进一步焕发生机。拥堵的车流、穿梭的人群,无不从细微间展示出,武汉已经“苏醒”。在经济上,武汉也“满血复活”。去年,武汉经济总量重回全国城市前十,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增长50%以上。

疫后重振,武汉跑出了“加速度”。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臧晓松

“现在武汉是活过来了。”4月7日,武汉下起了中雨,虽不是高峰期,但马路上稍显拥堵,车流缓缓。此情此景下,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城市苏醒

一年前的这一天,武汉还在暂停模式下,等待重启。而一年后,李师傅又重复起了每日忙碌接送乘客的生活。恢复跑车后,随着客流增多,月收入也逐渐从两千多元,慢慢达到超过五六千元。

作为湖北人,李师傅在武汉开了近30年出租车,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也亲历了这片土地的悲喜。

“经过这一年,社会生活基本都恢复以往了。去年被疫情耽误的各种喜宴,今年也都密集操办了起来,几乎每月礼金都要花掉不少……”闲谈间他坦言,虽然生活回归正轨,但疫情带来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存在,比如大家都习惯出门戴口罩,今年感冒的人也少了不少。对比疫情前,自己出租车的生意也还是有明显萎缩,尚需时间恢复。

4月7日午间,高铁武汉站内一家热干面门店收银台前排起小长龙,店内三四十元的客单价并不便宜,但仅有的十几张餐桌也已挤满。

“疫情期间员工都没离开,武汉刚解封我们店就开门了。”店内收银员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交流时也表示,解封之初,店里生意还是不太好。不过近几个月来,这种人流如织的景象也已非常普遍。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武汉人看来,清明节后,小龙虾刚刚开始上市,算不得膏满肉肥的最佳时节。即便如此,夜幕降临后,沙湖路美食街上的龙虾馆也生意兴旺。高峰期时,当地小有名气的店铺需等位超过半小时。

同时,武汉的各种商业、文体活动也陆续展开。

就在4月8日武汉解封一周年纪念日之际,“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纪录电影《一起走过》在武汉洪山礼堂上演全国首映礼。不远处,曾被用作“方舱医院”的洪山体育馆,一大早也热闹起来,一场主题为“健康中国,活力湖北”的群众冰雪运动示范活动在这里举行。

“经过这一年,一切都逐步回到正轨,通过影视作品,我们才又回味起那段特殊日子的温暖。”一位首映观影者说。

故地重游

2020年4月6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抵达武汉进行解封系列报道时,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时隔一年,当记者再次入住同一家酒店,WIFI自动连接,一切仿佛就如昨天。

这家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拥有380余间客房的酒店,疫情发生后直到2020年4月初时,都还是“零入住”,直到临近武汉解封之时,入住人数也才勉强达到四五十人。

如今,酒店的生意明显好了许多,前台办理入住的客人常常需排队办理登记手续,“最近平均每天入住都有将近200人。”客服人员一边忙碌一边回应着。

与酒店相距10公里左右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一度被视作疫情“风暴眼”。如今在高德地图上,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备注为“装修中”。

2020年武汉解封前夕,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时,多位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市政管网消毒,仍处于“战备”状态。一年过去,除了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处于“装修中”外,周边居民的生活已完全恢复正常。

当记者于4月7日下午再度来到这里时,市场周围此前的彩钢瓦围挡早已拆除,而以更加精致的围墙代替。市场东西两区中间的道路上,车辆和行人往来穿梭,与其他的城市道路并无不同。在市场北边的一个小区里,居民正常进出。离市场仅10多米的一所幼儿园,门口的“接娃大军”也如常排起长龙。

疫情期间,医院无疑是承载最多关切和压力的中心。武汉市中心医院,更是武汉首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一。2020年4月6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正式“重启”,开始接待其他病人。

一年来,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早已恢复日常秩序,只不过院区大门旁不远处简易帐篷上,“核酸采集处”几个大字,似乎仍展示着疫情到访过的痕迹。

如今,想要进入医院大厅,仍需要佩戴口罩,出示绿码,体温检测合格,三项指标缺一不可。大厅内,一名工作人员背着喷雾器给地面消毒,随后他在日常消毒确认表上签名,表格显示,这里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消毒,消毒时间从上午8点左右到下午5点左右。

英雄不远

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社区志愿者……武汉抗疫期间,无数普通人的无畏壮举,支撑着这座城市走出阴霾。如今的武汉,人人几乎都有抗疫故事,无名英雄随处可见。

“那时候大家都抢着当志愿者,报名晚了还干不了。刚开始肯定是害怕的,后来接送的人越来越多,也就习惯了。只有两次,为了给重症病人送家属交待的东西,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包裹严实,捂得浑身湿透,也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跟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聊起自己疫情期间的事迹,网约车司机吴师傅言语间显得轻描淡写。

武汉疫情发生后,他积极报名参与到早晚间义务接送医护人员的网约车司机队伍中,一干就是三个月。而在早晚工作之余,他还加入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今武汉恢复以往,吴师傅的生活也回归日常,只是他汽车后备箱里,还留存着几件没用完的防护服。“那时候这几件衣服多紧俏啊,现在已经不值钱了。”他笑道。

除了武汉本地的无名英雄,众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抗疫大军,也早已回归各自岗位。虽然见证“中国速度”的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如今早已关门,但当年曾赶赴火神山支援的李医生,至今忘不了那段奋斗的岁月。

就职于某部队医院的李医生,是最早一批到达武汉,最晚一批离开的医生之一。2020年1月24日,正值大年三十,她发了一条简短的朋友圈:“即刻起离沪赴医疗任务,感谢组织和大家的关心,期待平安归来再相聚!新年快乐。”只是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次任务,会在武汉坚守长达84天。

4月8日武汉解封时,李医生还在火神山一线。4月15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正式关闭。此后她在朋友圈发帖说,“不希望火神山再开张,但希望再走一遍医院里的400米走廊。”

如今,疫情退散,心怀感恩的武汉人民,为这些勇士送上了春日大礼包。

今年3月,武汉大学特邀援鄂医疗队来汉赏樱,承诺从2021年至2023年连续3年,为援鄂医疗队及湖北省抗疫防治一线医护人员和家人开通免预约赏樱绿色通道。

黄鹤楼景区官方微信发布的文章也显示,3月13日,江苏援鄂医疗队代表时隔一年后重访武汉。吃早餐时,店主要为抗疫英雄免单;有市民还带着孩子向队员鞠躬。

此后,黄鹤楼景区也宣布,对于医务人员相关福利活动依然持续中,“省内医务人员凭医务证件免费入园,援鄂人员凭灵秀湖北感恩卡终生免费,可携带三名家属。”

于平时工作忙碌,李医生一直没能再回武汉看看。她在电话沟通中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虽然远在上海,但她一直关注着武汉,就像那句家人送给她的祝福,“再远的距离,也能把爱寄给你。”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混沌科技自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混沌科技自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